矽膠產品材料特性與模具結構認識 - 华体会百度知道製品有限公司

歡迎來到华体会官方網站!

矽膠產品材料特性與模具結構認識

文章出處:华体会 人氣:-發表時間:2020-04-22


一、矽膠製品材料特性


A.矽膠原料一般為(wei) 凝膠狀,有點類似於(yu) 橡皮泥,無色半透明,無味。

B.其主要特點是既耐高溫(最高300)又耐低溫(最低-100),是目前最好耐寒、耐高溫橡膠;同時電絕緣性優(you) 良,對熱氧化和臭氧的穩定性很高,化學惰性大。缺點是機械強度較低,耐油、耐溶劑和耐酸堿性差,較難硫化,價(jia) 格較貴。使用溫度:-60~+200。以上是手冊(ce) 中對矽橡膠的說明。

C.使用溫度:如上文所敘,一般設定為(wei) -40——200,在短時間作用時可達230。

D.老化問題:耐油、耐酸堿性較差,與(yu) 受力情況關(guan) 係不大。

E.粘接問題:在未作表麵處理前,除用矽膠類產(chan) 品作粘合劑與(yu) 矽膠類零件粘合外,與(yu) 其它零件粘全必須經過表麵活化,膠麵硫化處理才能粘牢。凡是能與(yu) 橡膠發生硫化反應或使之交聯的物質統稱為(wei) 硫化劑,又稱為(wei) 交聯劑。硫化劑種類很多,而且還在不斷增加,已經使用的硫化劑有硫黃、硒、碲、含硫化合物、金屬氧化物、過氧化物、樹酯、醌類和胺類等。

F.材料硬度:膠件按邵氏硬度在國內(nei) 市場上理論上可在10度到80度之間選擇。能方便找到的一般在20度到70度,最常用的是40到50度。



二、矽膠製品生產(chan) 工藝:

A:原料形狀及顏色。

B:經過配色混煉後由乳白色矽膠變位各種顏色的片料。

C:混煉整形後,將原料壓成條,裁成一條一條的料。

D:硫化成型。

E:修整,拆邊,檢查,包裝。




三 、產(chan) 品尺寸及特性


A、極限尺寸:最厚處可做到15~20MM,如果是球體(ti) ,可做到直徑30MM。一般厚度推薦尺寸為(wei) 不大於(yu) 3MM,當大於(yu) 3MM時,將花費更多的硫化時間而增加成本。最薄處理論上可達0.2MM,但設計中一般取最薄0.3MM,推薦0.4MM。

B、相對尺寸:在厚度差異上,最薄處與(yu) 最厚處建議不要超過3倍。此類問題主要取決(jue) 於(yu) 材料硫化時對溫度與(yu) 壓力的要求。

C、縮水率。矽膠材料的縮水率與(yu) 材料的硬度有關(guan) ,矽膠製品加工廠家提供的次料多在1.022~1.042之間,對於(yu) 40到50度的材料,一般取1.03的縮水率。相對於(yu) 塑膠,矽膠製品不會(hui) 因縮水而產(chan) 生類似的明顯表麵缺陷。

D、尺寸精度:因矽膠製品多為(wei) 一模多穴,相對於(yu) 塑膠製品其穴數非常多。因此在尺寸控製上沒有塑膠製品那樣方便。一般精度為(wei) 正負0.1,高精度產(chan) 品為(wei) 正負0.05。當配合用於(yu) 與(yu) 塑膠件的孔與(yu) 按鍵之間的配合時,間隙最小取單邊0.1,推薦值為(wei) 單邊0.2。

E、外形設計:對於(yu) 膠套類零件,一般按產(chan) 品的外形圖給模廠提供原始圖即可,配合的問題作出說明,由模廠自行決(jue) 定。一般情況下,視產(chan) 品大小,膠套與(yu) 產(chan) 品的配合一般為(wei) 單邊小0.2~0.5的負偏差。


655dbf4.jpg



四、模具結構:


A. 模具厚度上限: 

暫定250mm,尺寸可達500X500,產(chan) 品在模具區最大可做到400X400。模具結構一般分上模,下模,底板,頂板,頂杆、模芯、鉸鏈及其它輔助零件。在矽膠產(chan) 品設計時應注意其模具及生產(chan) 工藝的特點:


B. 脫模:

矽膠的產(chan) 品脫模可直接強脫。對於(yu) 無設計缺陷的產(chan) 品強脫的尺寸要求主要在於(yu) 模芯最大處與(yu) 脫模時最小收口處的周長比,對於(yu) 55°以下的產(chan) 品可做到2-3倍,需強製脫模的部位不可以存在裂口及開口處的尖角。因硫化時要求在攝氏180度的溫度下,脫模的工作除模具自身的上下分開外,幾乎全是手動。因此在零件設計時應考慮脫的方便快速。以免因脫模時間過長而影響零件的硫化質量和生產(chan) 效率。因矽膠的脫模方式主要為(wei) 手動,其頂板的動作行程也很小,所以矽膠模具與(yu) 塑膠模具相比沒有斜頂。一般也不設置抽芯。

555vvv32.jpg

C. 模芯的固定:

與(yu) 塑膠模具不同,矽膠模具的模芯一般在開模取零件時隨同產(chan) 品零件一同取下的。所以在模芯的固定與(yu) 準確定位上較塑膠模難於(yu) 處理,對模芯的鋼度要求較高。一般將模芯做在一起,一次固定所有模芯。或將模芯通過輔助用具,使其能快速定位。因在合模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壓力,所以要嚴(yan) 防模芯移動。


D. 抽芯:

一般不能自動走行位,但可強脫,抽芯隻用於(yu) 小尺寸結構。關(guan) 於(yu) 抽芯的設置與(yu) 塑膠模具類似,但在開模時是手動取出的。另外,抽芯要占據模具內(nei) 較大的空間,這在一模多出的矽膠模中不僅(jin) 加工複雜,且對模具空間利用率低。所以盡可能不用抽芯。


E. 形狀:

矽膠產(chan) 品在表麵完整的時候韌性很大,但一但存在裂縫,在外力作用下裂縫將迅速擴張。也就是說,矽膠製品對裂縫非常敏感。考慮到這些問題,在矽膠零件設計時應注意:所有位置不能有尖角,以免應力集中產(chan) 生裂縫。開口處R角不能小於(yu) 0.5F.自拆邊:自拆邊的主要作用:容納多餘(yu) 的膠料;便於(yu) 模具排氣;便於(yu) 修剪飛邊。自拆邊一般由處於(yu) 零件分型麵處的一圈薄邊及相應的較為(wei) 結實的撕邊。薄邊部分厚度一般取0.1~0.2,撕邊部分厚度一般取0.8,寬度一般取1~2MM。


G. 嵌件:

矽膠製品內(nei) 可安置各類嵌件,但應注意幾個(ge) 問題:一是所嵌零件表麵應作前期預處理,主要是表麵硫化或表麵活化。否則嵌件與(yu) 膠件將難以牢固聯接。二是嵌件的固定定位問題,在豎直方向可單向固定,但其它方向必須全麵固定。以免在全模過程中嵌件移動。三是嵌件周邊的膠厚。對於(yu) 全麵包膠(所有表麵都包膠,因此無法給嵌件定位的情況)的零件,嵌件周邊至少要用0.5MM的膠厚。對於(yu) 有定位的嵌件,周邊膠層厚度應在0.4MM以上。


H. 其它輔助工藝:

注膠(包膠)工藝:與(yu) 注塑類似,先將要注膠的零件固定好,合上第一層模以控製注膠時原料不會(hui) 汙染未設計注膠的部位。再合第二層模,將膠料壓成型。

滾膠工藝 :先將膠料手工預成型

入模:此工藝可用於(yu) 全麵包膠的情況。

浸膠 :膠(橡膠)體(ti) 原料為(wei) 流體(ti) ,將工件多次浸入原料內(nei) 。在內(nei) 層原料硫化後再浸下一次,直到達到設計厚度。

滴膠 :原料有較好的流動性,類似於(yu) 油漆,常溫硫化。模具較簡單,一般手工操作,在第一層快固化時塗下一次.


L.多色產(chan) 品 :A 分次硫化 2套模 ,B 手工配色,一次硫化,要求零件分色部分有一定高度,以免混色導電膠結合、二次硫化 矽膠與(yu) 矽膠(橡膠)可不做處理直接硫化粘合五、硬度的測量及工具測量橡膠硬度最普遍采用的儀(yi) 器稱為(wei) 肖氏(又稱邵爾)硬度計。用一個(ge) 彈簧將一金屬壓頭壓入材料的表麵,並測量它能穿入多深。該儀(yi) 器測量的穿入深度為(wei) 零至0.100英寸。標尺上的讀數為(wei) 零則意味著壓頭穿入了極限深度,而讀數為(wei) 100則意味著穿入深度為(wei) 零。有各種不同硬度範圍和自動化程度的肖氏硬度計。


使用最普遍的標度之一是肖氏A級標度。肖氏A級硬度計有一個(ge) 較鈍的壓頭和彈力中等的彈簧。當讀數在90以上時,肖氏A級 硬度計就變得不是很精確。對於(yu) 此類較硬的矽橡膠材料,矽膠製品廠則使用肖氏D級硬度計。它有一個(ge) 銳利的壓頭和彈力很強的彈簧,可以穿入較深的深度。


 


此文關鍵詞:矽膠製品,矽膠的產品,矽膠製品廠家

Copyright © 2019 华体会 備案號:

返回頂部